念珠珠:


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


橘子问道:小猪,你记录了一堆关于天文知识的手帐,为啥贴个猞猁头在边上呢?哦,我看你还写了元宵的日记,是觉得猞猁长得像元宵吗?

我:不不不,图文无关,我就是觉得这个图好看,想贴在边上不行吗?(你肿么会觉得猞猁像元宵啊啊啊啊!)

橘子立即顺杆子往下爬:好看好看,特别好看,贴得好。

p1

天文   

在上古文献里,天和帝常常是同义词。

人们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,如风师飞廉,雨师荓翳(荓,读屏),云师丰隆等,日御羲和,月御望舒。《广雅.释天》

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。

金木水火土合起来称之为五纬。

金星

金星,曰明星,又名太白,因为它光色银白,亮度特别强的缘故。

《诗经》“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。”

《诗经.郑风.女曰鸡鸣》“昏以为期,明星煌煌”。

这两句诗里的明星,都是指金星。

金星黎明见于东风,叫启明。

金星黄昏见于西方,叫长庚。

《诗经.小雅.大东》“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”

木星

木星古名岁星,迳称为岁。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,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,人们以此纪年。

水星

水星又名辰星。但先秦古籍中谈天象时,所说的水,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,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(营室,即室宿,主要是飞马座的阿尔法α、贝塔β两星。)如《左传.庄公二十九年》:“水昏正而栽。”

火星

火星古名荧惑。先秦古籍中所说的火,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,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。(大火,即心宿,特指心宿二,即天蝎座的阿尔法α星。)

比如诗经中提到的七月流火。

其中的火,即心宿,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,位置最高,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,故称“流火”。七月流火指的是夏去秋来,寒天将至。

而《史记.天宫书》中所说的火,才是指火星(荧惑)。

土星

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。

p2



p3

二十八宿   

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,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,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。经过长期的观测,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"坐标",称为二十八宿:

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(氐,音:滴)

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

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 (觜参,音:资深)

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

东方苍龙、北方玄武(龟蛇)、西方白虎、南方朱雀,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,叫做四象。

以东方苍龙为例,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,角像龙角,氐房像龙身,尾宿即龙尾。再以南方朱雀为例,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,柳为鸟嘴,星为鸟颈,张为嗉,翼为羽翮。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(如大熊、狮子、天蝎等)很相类似。

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,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。了解到这一点,那么古书上所说的"月离于毕"、"荧惑守心"、"太白食昴"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。

"月离于毕"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(离,丽也);

"荧惑守心"是说火星居于心宿;

"太白食昴"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。苏轼在《前赤壁赋》里写道:"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"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。

p2-3

p3
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说:昔高辛氏有二子,伯曰阏伯,季曰实沈(chén),居于旷林,不相能也,日寻干戈,以相征讨。后帝不臧,迁阏伯于商丘,主辰(主祀大火),商人是因,故辰为商星(即心宿);迁实沈于大夏(晋阳),主参(主祀参星),唐人是因,……故参为晋星(即参宿)。

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。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,心宿居于东方,出没两不相见,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。

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"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",就是这个意思。

p3

北斗   

北斗是由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七星组成的,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。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组成为斗身,古曰魁;玉衡、开阳、摇光组成为斗柄,古曰杓。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。

古人很重视北斗,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,定季节。把天璇、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,就可以找到北极星,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。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,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,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,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。

斗柄指东,天下皆春;斗柄指南,天下皆夏;斗柄指西,天下皆秋;斗柄指北,天下皆冬。

(TBC)




评论
热度 ( 30 )

© ZOOTEE:猪蹄手工 | Powered by LOFTER